答友人赠乌纱帽译文
答友人赠乌纱帽译文
答友人赠乌纱帽
李白 〔唐代〕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译文
戴上了乌纱帽,真是比白色接篱好得多。
我并不去照镜子,因为小儿子已经说很合适了。
注释
领得:诗曰“领得”,此乌纱帽当为兖州瑕丘官府的友人所赠。
乌纱帽:南朝宋明帝初年,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以乌纱抽扎帽边。隋帝王贵臣多服乌纱帽,后民间贵贱皆服。
白接蓠:白接篱,意指白头巾,白帽。《尔雅》注:鹭头翅背上皆有长翰毛,江东取为接篱。李白《襄阳曲》(二)有“头上白接篱”。《广韵》:“接篱,白帽也。”宋程大昌《演繁露》说:“《隋志》:宋、齐之间,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乌;天子在上省,则帽以乌纱,在永福省,则白纱。隋时以白幍通为庆、吊之服,国子生服白纱巾。晋人著白接篱,窦苹《酒谱》曰:‘白接篱,巾也。’南齐桓崇祖守寿春,著白纱帽,肩舆上城。……郭林宗遇雨垫巾,太子(李)贤注云:周迁《舆服杂事》曰:巾以葛为之,形如幍。本居士野人所服。魏武造幍,其巾乃废。今国子学生服焉,以白纱为之。……《唐六典》:天子服有白纱帽。其下服如裙襦袜皆以白。视朝听讼,燕见宾客,皆以进御。然其下注云:亦用乌纱。”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醉把青荷叶,狂遗白接篱。”陆游《避暑近村偶题》诗:“红尘冠盖真堪怕,还我平生白接篱。”
山人:李白自谓。李白奉诏入京之前,应正隐于徂徕山之竹溪,故自称“山人”。
稚子:稚,幼也。《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此“稚子”指李白爱子伯禽。时伯禽年龄在十至十四间,故谓。
《答友人赠乌纱帽译文》于2021-01-09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答友人赠乌纱帽译文》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答张十一功曹全诗翻译[01-09]
- 答友人赠乌纱帽译文[01-09]
- 日长简仲咸注释及译文[01-09]
- 病马杜甫翻译[01-09]
- 寄朱锡珪贾岛翻译[01-09]
- 萤火杜甫古诗译文[01-09]
- 菩萨蛮回文苏轼翻译[01-08]
- 赠卫八处士原文及翻译[01-08]
- 黄陵庙词李远翻译[01-08]
- 行路难其二古诗原文及翻译[01-08]
- 五噫歌翻译 五噫歌全文注音[01-08]
-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翻译[01-08]
励志一生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