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晓景古诗解析
惠崇春江晓景古诗解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归鸿:归雁。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依依:不舍之貌。归人:回家的人。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更待:再等;再过。
《惠崇春江晓景古诗解析》于2020-11-12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惠崇春江晓景古诗解析》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潼关河亭薛逢翻译[11-30]
- 喻夫阻客王韫秀古诗翻译[11-30]
-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翻译[11-30]
-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纳兰性德翻译[11-30]
- 漫成一绝杜甫翻译[11-30]
- 夜宿山寺古诗的意思翻译[11-30]
- 送梓州李使君翻译赏析[11-30]
- 金陵怀古许浑翻译及赏析[11-30]
- 题楚昭王庙翻译带拼音[11-30]
-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翻译[11-30]
- 长沙过贾谊宅翻译及原文[11-30]
- 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翻译[11-30]
励志一生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