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族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腰腿病
开车族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腰腿病
那么,在开车时哪些情况及不良习惯容易诱发腰部问题?
开车坐姿不良:
有些开车族喜欢将座椅尽可能向前或向后调,其实都不是正确的驾驶姿势。座椅太靠前,四肢及腰部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长时间处于这一姿势容易造成四肢及腰背肌肉酸痛;而座椅太靠后,易引发椎间盘突出,而且腰背肌肉长期处于拉长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疲劳性损伤。其实要掌握正确的驾驶坐姿并不难,座椅面应略微后倾,调整椅背,与椅面成100-110度夹角(简单的方法是在垂直坐姿的情况下,椅背头部靠枕调整至与枕骨2-3拳距离),而座椅的前后调节应与驾驶员的身高、体型相关,一般以双上肢握方向盘,肘关节屈曲呈50-60度;双下肢自然搁于踏板,膝关节自然屈曲呈60度左右为宜。臀部尽量靠后,在腰部可以垫2-3寸厚的腰垫,既保持腰椎前凸的正常生理弧度,又对腰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开车空调温度过低:
过低的温度使局部血管、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局部血流量变少、流速减慢,各类炎性因子局部堆积于组织间,不易清除,导致滑膜炎、韧带炎、筋膜炎等软组织无菌性炎症,产生疼痛症状,尤其在季节更替之际,腰痛症状更容易产生;同时低温使皮肤毛孔收缩,汗液排除减少,也不利于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所以行车时切莫贪图一时的凉快而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适当开窗通风或控制车内外温度在5℃以内更有利于健康。如果已经有腰痛症状,可以进行腰部热敷理疗,同时开车时可以佩戴腰围,对腰椎支撑保护,又有局部保暖功效。
频繁急刹车:
行车过程中急刹车时,惯性及前冲力会使司机身体向前急冲,此时颈腰椎也会随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后又弹回原位,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摇摆伤”,此时稳定腰椎的稳定结构发挥了限制腰椎间相对移动作用,但如果反复频繁的急刹车,稳定结构也终究会疲劳损伤,致使腰肌劳损、筋膜炎,甚至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所以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平稳驾驶既能提高行车安全,又能有效减少腰部的负荷。当然,鉴于一般私家车相对狭小的内部空间,以及行车时身体、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建议连续行驶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应每隔一小时休息10分钟。
以上是一下司机朋友容易要腰椎痛的不良行为,且容易被司机朋友所忽视,然而这些又是会给身体带来极伤害饿行为,行为司机朋友能引以为戒。
《开车族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腰腿病》于2016-01-02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开车族哪些不良习惯会诱发腰腿病》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交通礼仪常识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遵守[12-21]
- 如何远离汽车心理综合症[12-11]
- 开车前千万别吃这些药![09-14]
- 开车人士要注意这些疾病[09-14]
- 长期开车小心颈椎腰椎疾病[09-10]
- 雾霾天开车需要注意什么[08-27]
- 男女司机开车陋习大比拼 行车安全驾[07-17]
- 喝完酒要多长时间才能开车 别让所谓[07-17]
- 夏季汽车夺命救命保命八招 躲过了救[07-17]
- 长期开车应该如何自我排毒[06-21]
- 这些不良开车习惯危害你的生命![06-21]
- 教你如何给车内消毒[06-21]
生活常识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