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不能用来做饭?没有科学依据
从营养的角度考虑,余氯可能会破坏粮食中的维生素B1,但损失一般较校更重要的是,就算自来水中有一点余氯,在蒸煮东西时,也会大部分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前两者不会蒸发,后者不会影响健康,所以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有氯“包覆在食物上”。
自来水不能用来做饭?没有科学依据
自来水不能用来做饭?
最近,微信朋友圈疯传一则“别用自来水直接做饭,后果很严重”的帖子,文章称,自来水中含有氯,它对人体有严重危害,能刺激眼、鼻、喉以及上呼吸道等,甚至有致癌危险。并且氯会破坏果蔬、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如果直接用自来水做饭,由于锅盖是盖着的,氯被全部包覆在食物上,并不利于人体健康。事实果真如此吗?
专家称,上述说法夸大了余氯的影响。目前,我国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等优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有关数据,人体对氯的耐受量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15毫克,假设这些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得到自来水氯的允许含量为每升5毫克。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出厂水的余氯含量最低不能低于0.05毫克/升,最高上限为4毫克/升。据报道,目前北京各自来水厂出厂水余氯的含量在0.4毫克/升至0.8毫克/升之间,通过管网的输送,到用户家中时都会有一定消退。而且,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来确定该物质是人类致癌物。因此,总体来说,我们饮用水中余氯的含量非常低。另外,出厂的自来水中都要有一定量的余氯,以保证出厂水不再重新繁衍细菌,所以通俗来讲“没氯比有氯更毒”。
从营养的角度考虑,余氯可能会破坏粮食中的维生素B1,但损失一般较校更重要的是,就算自来水中有一点余氯,在蒸煮东西时,也会大部分分解成氯离子、氯酸根和氧气。前两者不会蒸发,后者不会影响健康,所以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有氯“包覆在食物上”。
《自来水不能用来做饭?没有科学依据》于2015-06-23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自来水不能用来做饭?没有科学依据》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夏季吃冷饮容易导致什么病?千万不能喝[04-11]
- 喝大麦茶能减肥吗 为什么能减肥 哪些[03-07]
- 夏季养胃,要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多吃苹[06-28]
- 长期大量吃盐影响健康 怎样合理使用[06-01]
- 相生相克的食物可不能在一起吃 平时[05-26]
- 土豆发芽了还能吃吗?刚发芽的土豆可以[05-26]
- 不同类型的肉冷冻保存时间不同,吃僵尸[05-25]
- 多吃粗粮能缓解便秘?怎么知道自己有没[05-24]
- 常见的伪粗粮有哪些?什么人不适合吃粗[05-24]
- 早餐不建议吃哪些食物,不吃早餐的危害[05-23]
- 水果营养高但不是越多越好 8种不宜大[05-02]
- 蛋白质粉有一定的禁忌人群 盲目食用[05-02]
生活常识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