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注意六点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千古流传的习俗。但是大家知道吗,粽子好吃却不能贪吃,健康吃粽子才是养生之道。那么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注意事项?六个要点要注意!
端午节吃粽子注意六点
端午节吃粽子 6个要点要注意
从养生的角度讲,粽子是药膳的一种。包裹粽子的叶子多是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同时糯米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功效。中医认为,端午节后,便进入夏季最热的月份。由于苦夏难耐,上火、中暑现象容易发生,而此时常吃粽子,可以起到解暑的效果。
但粽子这种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会在端午节罹患上“粽子病”。端午节吃粽子有讲究,注意以下几点:
1、吃粽子健康要定量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每次可以少吃一点,或者选择小一点的粽子。尤其是正在减肥的MM更不能多吃,在食用中务必要控制数量。对于成年人来说,一餐食用50g,1~2个粽子左右就可以满足正常的能量需求了。
不少人在吃完饭后把粽子当甜点吃,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粽子的名分是主食,请不要给它辅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难消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如果吃了米饭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请别去碰米饭、面或馒头。
2、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
3、吃粽子时不能狼吞虎咽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产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较差的人群。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在吃粽子时,最好佐以汤或茶,一边细嚼慢咽的品尝粽子,这样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吃一个就差不多了,千万别吃太多。
4、一定放冰箱保存
因为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红枣、豆沙或者肉。糯米粘性很强,而肉类是很容易变质的,因此在初夏炎热的天气里一定要妥善的保存。一般枣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馅粽子,最好在3天内吃完。
5、粽子要热透再吃
储存在冰箱里的粽子吃的时候一定要热透,营养专家告诉我们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因为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毒;还有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很难消化。如果粽子剥开后如有黏丝,就代表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鲜了,千万别食用。
6、吃粽子健康注意搭配
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也可搭配麦芽水、白萝卜或白萝卜水,能促进消化,或者多搭配吃些动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葱、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或者吃些山药,山药有补脾胃益肺肾的功能,可以帮助减轻肠胃负担。也可配一碗清淡的汤,如冬瓜、丝瓜汤等,最后再来一份水果,增加纤维质的摄取,达到营养均衡。
《端午节吃粽子注意六点》于2015-11-07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端午节吃粽子注意六点》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夏季吃冷饮容易导致什么病?千万不能喝[04-11]
- 喝大麦茶能减肥吗 为什么能减肥 哪些[03-07]
- 夏季养胃,要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多吃苹[06-28]
- 长期大量吃盐影响健康 怎样合理使用[06-01]
- 相生相克的食物可不能在一起吃 平时[05-26]
- 土豆发芽了还能吃吗?刚发芽的土豆可以[05-26]
- 不同类型的肉冷冻保存时间不同,吃僵尸[05-25]
- 多吃粗粮能缓解便秘?怎么知道自己有没[05-24]
- 常见的伪粗粮有哪些?什么人不适合吃粗[05-24]
- 早餐不建议吃哪些食物,不吃早餐的危害[05-23]
- 水果营养高但不是越多越好 8种不宜大[05-02]
- 蛋白质粉有一定的禁忌人群 盲目食用[05-02]
生活常识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