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
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
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
网上流传的“比砒霜还毒的食物”中有一种是新鲜蚕豆。传说食后会引起过敏性溶血综合病症,出现全身乏力、贫血等症状。蚕豆真的有这么危险吗?
蚕豆确实可能导致传说的“过敏性溶血综合病症”,被称为“蚕豆中毒(Favism)”。不过这种症状只发生在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的人群中。对这些人来说,其他可能导致溶血的因素也有可能引发症状,比如感染或者某些药物。蚕豆引发的病例也有记载,孩子的发生风险比成人要高。生吃新鲜蚕豆引发症状的风险最高,不过熟的新鲜蚕豆、干蚕豆,甚至吸入蚕豆花粉都有风险。不过对于正常人,这一风险就不存在。
实际上豆类中含有一些植物毒素,比如植物凝集素(Lectin),倒是可以导致正常人中毒。这种毒素存在于多种豆类之中,含量各不相同。红芸豆中含量最高,可达20000~70000单位。这样的豆最少只要四五颗就能引发中毒症状。白芸豆比较低,大概在红色豆的三个之一。而传说“比砒霜还毒”的蚕豆,则只有红芸豆的5-10%。
凝集素一般不会造成致命后果。通常的症状是严重的恶心、呕吐、拉稀以及腹痛等。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恢复。而且,植物凝集素对温度比较敏感,在完全煮熟之后红芸豆的凝集素活性能降到200~400单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加热不充分,毒性反而更高。加热到80oC会使其活性增加几倍,比生吃还糟糕。有很多人用慢煮锅来煮,但是它的温度不高,即使经过长时间炖煮,豆中心也可能达不到足够的温度来灭活凝集素。
另外,豆类中含有一些所谓的“反营养物质”,比如蛋白酶抑制剂和皂苷(Saponin)。蛋白酶抑制剂没有实质上的毒性,不过它们会抑制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所以,它们在传统上被当作反面形象。不过,一些新的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对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比如,Bowman-Birkinhibitor(BBI),在口服的情况能够发挥抗癌作用。而皂苷,主要是起泡性能太好,从而给豆制品加工带来一定麻烦。比如在煮豆浆的时候,皂苷的存在使得豆浆还没有开就出现大量泡沫。对于人体来说,它并不会带来明显毒性。这些物质的活性都可以通过加热大大降低。
《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于2016-07-05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吃新鲜蚕豆真的很危险吗?》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夏季吃冷饮容易导致什么病?千万不能喝[04-11]
- 喝大麦茶能减肥吗 为什么能减肥 哪些[03-07]
- 夏季养胃,要少吃油炸、辛辣食物,多吃苹[06-28]
- 长期大量吃盐影响健康 怎样合理使用[06-01]
- 相生相克的食物可不能在一起吃 平时[05-26]
- 土豆发芽了还能吃吗?刚发芽的土豆可以[05-26]
- 不同类型的肉冷冻保存时间不同,吃僵尸[05-25]
- 多吃粗粮能缓解便秘?怎么知道自己有没[05-24]
- 常见的伪粗粮有哪些?什么人不适合吃粗[05-24]
- 早餐不建议吃哪些食物,不吃早餐的危害[05-23]
- 水果营养高但不是越多越好 8种不宜大[05-02]
- 蛋白质粉有一定的禁忌人群 盲目食用[05-02]
生活常识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