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热胀冷缩” 受伤冷热敷不发愁
生活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走路滑跤,骑车犁田,烧饭做菜被热油喷伤,打球被K包.....这时候该热敷还是冷敷?或是受伤24小时内冷敷,48小时以后热敷?
hrfng63mlbfkuI3lj5HmhIE=" src="http://www.360changshi.com/uploadfile/2015/0909/20150909093116878.jp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26px;" />
掌握“热胀冷缩” 受伤冷热敷不发愁
大家都知道冷敷和热敷的作用,却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时机,掌握“热胀冷缩”的原理就对了。
这个时候你该冷敷:急性伤害
依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受外力撞击时的初创期,也就是急性伤害期,被撞击部位会出现肿胀发炎,这时要用“冷缩”的原理处理,让肿胀发炎的部位缩小。如打球扭伤、发炎、表皮烧烫伤、或肌肉痉挛等。
冷敷可以让身体温度开始降低,并逐渐造成血管收缩、代谢率降低,藉此达到减轻疼痛以及控制发炎的效果。
冷敷时使用市售的冰袋或冰枕最方便又干爽,没有现成冰袋也可以自制,将冰块放进塑胶袋,里面再加点水,用冰水冷敷效果一样好。
这个时候你该热敷:伤害的亚急性期及慢性期
受外力撞击的肿痛,经过48小时或72小时以上,伤口已进入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则可以开始热敷。如果是因姿势不良造成的筋骨肌肉酸痛,感觉肌肉紧绷、僵硬,这时就要用“热胀”原理处理。
热敷会使体温升高、血管放松、身体代谢速率增加,帮助酸痛的肌肉部位血液循环畅通,纾解酸痛的症状。
热敷时使用热敷包,或热敷垫都有不错的效果。使用热敷包应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以免烫伤皮肤,可反覆热敷1~3次,每次以10~15分钟为限。
外伤在急性期冷敷后,如果没有红、肿、热、痛的急性期炎症反应,即进入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的酸痛,此时可以改用热敷,以促进组织愈合及循环,减低肿胀以及淤青的现象。
《掌握“热胀冷缩” 受伤冷热敷不发愁》于2015-09-09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掌握“热胀冷缩” 受伤冷热敷不发愁》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突发性哮喘的应急处理办法 能够舒缓[05-03]
- 厨房中让人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 厨房[03-01]
- 出现受伤流血及时的止血很重要 止血[11-28]
- 突发哮喘急救不能背 哮喘急救正确的[11-22]
- 处理骨折的五大策略 固定时应不松不[11-22]
- 面对地震该备点什么食物 面对地震时[11-22]
- 家庭急救九大禁忌 日常危险状况应急[11-22]
- 气管进异物用哈姆力克急救法 哈姆力[11-22]
- 出现晕车呕吐现象 8种食物帮你摆脱晕[11-14]
- 缓解晕车的八个小偏方 让你更好的享[11-13]
- 引起晕车的原因 预防缓解晕车的9个方[11-10]
- 4种情况下容易晕车 支招预防晕车有方[11-07]
生活常识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