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远离“挤眉弄眼”病
让宝宝远离“挤眉弄眼”病
细心的家长,有时会发现孩子有时会不自觉地挤眉弄眼,爱做鬼脸,自己不能控制,如果家长向孩子指出不要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症状更明显。对此,广州市儿童医院专家提出,这有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在作祟,家长最好能带孩子到儿科做详细检查。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多发性肌肉抽动和秽亵语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锥体外系疾病。
其临床特征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言语障碍。起病在2岁~12岁之间,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或加重。本病发病无季节性,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
孩子一旦确诊这个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的教养,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保证儿童有规律性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食辛辣、生冷食物或有兴奋性和刺激性的饮料。关怀和爱护患儿,耐心讲清病情,给予安慰和鼓励,不在精神上施加压力,不责骂和体罚。不看紧张、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不宜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机。
在中医特色治疗方面,可用中药治疗: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补益心肾、滋肾平肝、补益心脾。中医辨证将该病分为气郁化火、脾虚痰聚、阴虚风动和脾虚肝热型,因此治疗的原则应清肝泻火,熄风镇惊;健脾化痰、平肝熄风;滋阴潜阳,柔肝熄风;健脾清热,疏肝平肝。常用的方药有:清肝达郁汤、十味温胆汤、大定风珠加减、丹栀逍遥丸。
而在中医外治方面:
1、选用推拿疗法:推脾土,揉脾土,揉五指节,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上三关,揉涌泉、足三里;
2、配合针灸疗法:针灸太冲、风池、百会等;
3、耳压:皮质下、神门、心、肝、肾等;
4、拔罐:大椎、肺俞、肾俞等。
运用以上综合的措施,坚持系统治疗,让孩子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不影响生活及学习。
《让宝宝远离“挤眉弄眼”病》于2016-01-01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让宝宝远离“挤眉弄眼”病》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幼升小,你不知道的9个小秘密,学会对分[06-03]
- 上班族父母教育孩子7大误区 4个技巧[03-17]
- 塑造孩子好性格的几大策略 家庭因素[03-17]
- 孩子们为什么会打人 做好这几点秒治[01-29]
- 孩子几岁开始有性意识 如何树立孩子[01-27]
- 这些防骗小常识必须告诉孩子 怎样才[01-27]
- 宝宝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 给宝宝选择[01-22]
- 孩子爱顶嘴的解决方法 家长正确引导[01-22]
- 把握成长关键时期培养宝宝创造力 父[01-19]
- 宝宝无缘无故总爱发脾气 不同年龄段[11-23]
- 教育学龄前儿童 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08-15]
- 孩子被尊重的需要表现 尊重需要对自[08-15]
生活常识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