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安全妈妈不要做这五件事情!
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或微博晒自己的孩子成长,比如:
“孩子长了第一颗牙,孩子终于叫妈妈了,孩子学会自己走路了,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坐在草地上的欢笑等等”
很多初为人母的爸爸妈妈都会兴奋地拿起手机拍下来,发布到朋友圈上去。
分享幸福是传递快乐的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殊不知,爸爸妈妈们的这些举动却暴露太多孩子的个人信息,以至于引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聪明的家长都知道哪些关于孩子的照片能放到网上,哪些是千万不能放上去的!
1、有关孩子学校的照片
曾看过一个报道:
有一个人贩子根据家长在网上发布的各种孩子照片、学习、学校活动以及校服校车等信息,获取了这个娃娃的学校地址,冒充孩子的叔叔去学校准备接孩子走。
幸亏校方管理严格,才没让坏人的奸计得逞。
这种新闻在各大媒体及网络很常见,都是冒充家长去接孩子等等,看了是不是感觉背后凉飕飕的?爸妈只是单纯地想分享孩子的每一刻,谁知让心怀不轨之人利用,进行犯罪活动。
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在学校就是万无一失,再在网络分享孩子成长时,请千万隐去学校名称、地址,或是标志性建筑,校服等。
2、孩子的名字
中国的家长始终有个理念“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从而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比赛、兴趣班等。而这些机构为了吸引人气则设计这样那样的比赛,为了孩子能有个好成绩、好排名,家长就不遗余力的在朋友圈拉票、求赞。
殊不知,这样的拉票虽然让孩子得到他人的赞赏和关注,但是也为孩子安全埋下隐患。
要知道,你根本无法确保浏览你朋友圈的都是真正的朋友圈,有的还充斥着陌生人,其中不乏别有用心的坏人。
如果有陌生人在路上叫你孩子的全名,你的孩子停下来了,很有可能让孩子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涉及到孩子的名字时,家长一定要打马赛克!马赛克!马赛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孩子的固定行程“浩浩学校每天都是4点就放学,还在上班来不及去接,怎么办啊!!”
“每天吃完晚饭,带着宝宝到楼下公园散步,享受不多的亲子时间~”
这种看似在分享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是在为不法分子提供资料:
有位婆婆每天晚上都会去广场跳舞,同时带孙女下楼散步,而有一天,
一个陌生女子问孙女是不是叫某某某。
孙女没吭声,陌生女子又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就在那边的超市,她让我过来找你,走我带你过去好不好?这时,奶奶的一个舞伴过来了,陌生女子就溜走了。
这件事的源头就是这个女孩的妈妈,曾在朋友圈发过“女儿经常跟着奶奶去跳广场舞”类似的状态。
曾有一个人贩子说,他们对目标的信息收集很简单,他们只需花一个小时,就可以通过一个妈妈的朋友圈或是微博,很轻松得到这个目标的详细信息,包括居住地、孩子的姓名生日、每周固定带孩子去玩的地方。
所以,家长们在分享到社交媒体时,千万不要暴露名称、计划、行程等。
4、孩子不想公开的照片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自己就有权力代表他,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很基本的原则,你并不能代表孩子,不能以你的意志就擅做主张把孩子的各种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和网络渠道。
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尤其是要注意这些举动对他以后成长所带来的隐患。
这些网上的“碎片信息”,由于孩子在小时候不能理解或没法做出判断,将来没办法寻找并删除以往信息,为孩子的成长带来烦恼。
5、孩子或家人的生日
生日,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很多人在生日时会分享自己的心情,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祝福。
但是生日,本身是一个有意义的特殊数字,很多人常用它们作为网银、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的密码。
你永远不知道都有什么人在浏览你的信息,图谋不轨的人获取生日后,会将其作为破解的字典库。更有甚者会利用这一关键信息用来窃取你们的信息,并以你们的名义开账户。
父母晒娃无可厚非,但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和安全。一方面,避免过度晒娃,将来给孩子带来一些尴尬和难堪;另一方面,要防止泄露孩子的隐私,以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为了孩子的安全妈妈不要做这五件事情!》于2017-09-11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为了孩子的安全妈妈不要做这五件事情!》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儿童坐车要注意哪些[04-15]
- 孩子怎么预防高空抛物[06-14]
- 宝宝乘坐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有哪些[06-14]
- 宝宝如何提高防范意识[06-03]
-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05-21]
- 儿童交通安全注意什么[04-24]
- 宝宝培养安全意识的小游戏有哪些[04-19]
- 孩子在哪些环境下容易被拐走[04-04]
- 儿童基本的防骗常识有哪些[03-29]
- 宝宝要怎么辨别人贩子[03-19]
- 容易伤害到宝宝的物品有哪些[03-15]
- 如何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03-15]
生活常识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