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餐桌上砸了“饭碗”
别在餐桌上砸了“饭碗”
文/中原
“原本以为他是一位稳重成熟的管理人员,但当我看到他办公桌上摊开的几袋吃了一半的零食时,我立刻开始考虑适合这个岗位的其他人选了。”
31岁的朱丽是某跨国集团的人事总监,做事一向谨慎的她却在上周把一个刚刚坐上市场部主管位置的年轻人“炒”出了公司。“我的理由是:第一,零食不应该带进办公室;第二,一个爱在办公室吃零食的男人给我的印象是办事犹豫拖拉,立场不坚定。当然,如果是在产品设计部或是创意部,我会提醒一下就够了,但在市场部,这样的细节绝对不能原谅。”
也许你认为朱丽有点儿小题大做,但西方的许多心理分析家都认为:一个职员在“吃”上的行为举止,甚至他的口味爱好,都暗示着这个人的性格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
点菜时,即使你翻开的是一本完全不知所云的法文菜单,也绝不能表现出无所适从和慌乱。倘若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万不可两眼抹黑地乱点一气,这样做只能让老板认定你的愚蠢。其实,看不懂菜单时不妨轻声征询一下服务人员的意见,再对照菜单上的价目点菜。出于尊重,点完菜后应该请上司过目,然后进行适当的调整。
即使你心里真的没底,也不要轻易让出点菜的“权力”。那些菜名对于你来说就是瞬间进入脑海的不规则信息,你所要做的就是将信息归纳整理,进行荤素、特色搭配,尽量满足在座所有人的口味喜好。如果你总是把点菜的任务推给别人,你的上司会认为你是一个不愿意面对变化和挑战的人。
点菜的时间长短也很有学问。不要花太长时间点菜,因为所有人都在“眼巴巴”陪着你饿肚子,你的犹豫不决会令他们感到不耐烦。同时,你也不要在没有浏览完菜单的情况下就草草定下几个菜——这样是缺乏合作精神的表现。
就餐时,无论是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品,表面上看是就餐习惯不同,实际上都与我们的性格有关。(www.lz13.cn)在这里将几种就餐习惯列举出来,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其一,餐具齐全,举止优雅:这样的人绝对属于容易管理的下属,自觉、自律性都很强;
其二,狼吞虎咽,手嘴并用:这样的人追求效率,但往往脾气火爆,阴晴不定;
其三,风卷残云,津津有味:这样的人是绝对的管理型人才,不但能吃出效率,还不会因为吃得太快而错过美味;
其四,中规中矩,细嚼慢咽:这样的人做事有条理,工作一丝不苟,按部就班,是优秀的“管家型”人才;
其五,口味奇特,胡乱搭配:这样的人富于创造性,思维活跃,是公司里的“怪才”。
除了以上这几种“吃相”之外,餐桌上的调料瓶也可能会泄露你的性格。“我经常看到一些口味重的人在品尝一道菜之前就往自己的碟子里倒上各种喜欢的调味料,我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加入我的部门,因为他们很容易在没弄清楚事情的本质之前就急于下结论,甚至去改变事物本身,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适得其反。”一位资深的企业管理者这样说。
《别在餐桌上砸了“饭碗”》于2018-02-01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别在餐桌上砸了“饭碗”》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一个人的失败,98%因为“脾气”[06-24]
- 成年人社交的20个潜规则,你一定要知道[06-11]
- 让你终身不发火的5个字[06-04]
- 这三句伤人的话,永远不要说[05-28]
- 厚道的力量[05-13]
- 最高级的分寸就是说话得体[05-07]
- 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三样东西[05-07]
- 真正的朋友,可遇不可求[04-29]
- 深到骨子里的教养,是从不做这件事[04-28]
- 宁与智者打一架,不跟烂人说句话[04-27]
- 做人如春风,处事如秋风[04-26]
- 人与人之间的十种关系,绝了[04-24]
励志一生分类标签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