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盲人的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的科学故事
为什么盲人的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的科学故事
最初的测试结果让人有些失望:至少从感受声音强度,或者说能够察觉的最轻声音来看,盲人并不比正常人占优势,而“盲人听觉更好”只是一种“错觉”,他们仅仅是比常人更依赖,也更善于利用声音信息罢了。
然而最近,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帮助下,这种看法有了改变。通过使用扬声器阵列、音调发生器、脑电图等进行实验后,科学家发现,盲人在判断声音来源的位置时远比常人准确,几乎是“一猜一个准”。在辨别两个很接近的音调(即声音的“粗”或“尖”。男性声音低沉,音调就低;女性反之,音调就高)时,盲人也比普通人的表现要好得多。此外,在听扬声器播放同一句句子时,盲人脑电波的反应要比常人快一倍,也就是说盲人通过听觉处理语言的速度也比一般人快!
为什么盲人的听觉会一再占优呢?盲人的耳朵和常人没什么差异,所以还得从大脑找原因。科学家又对盲人的大脑进行了扫描,惊奇地发现,他们脑中原本应该负责视觉信息处理的部分,在听到声音时居然有反应!原来,盲人的大脑不甘心这块“宝地”废弃不用,干脆派听觉“进驻”了。大脑中有更多区域负责听觉,难怪盲人虽然“目不明”,但是“耳更聪”了。
其实不光是听觉,盲人的其他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也优于常人,比如触觉。同样地,原本的大脑“视觉区”也有部分被触觉所“霸占”。而且,由听觉诱发的一些脑部活动,比如情绪反应(想象一下飞机掠过头顶时的噪声带来的烦躁感),盲人也比常人强烈。
2为什么盲人的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的科学故事点评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听觉优势往往在天生或幼年失明的盲人身上较为明显。如果在10岁后才失明,他们在听觉方面得到的补偿就会减弱不少。这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时存在一个“关键期”,此时神经细胞活动频繁,容易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做出调整;成年后它们会变得“懒惰”,对上述的“进驻”、“霸占”之举的“兴趣”也就减弱了。
《为什么盲人的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的科学故事》于2018-02-01由资源狗整理发布,目前已有个网友喜欢本文,如果您对《为什么盲人的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的科学故事》感兴趣,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
推荐阅读
- 花生为什么能榨油[12-19]
- 伤口为什么会自己愈合[12-19]
- 人睡觉为什么会磨牙[12-19]
- 母蚊子为什么要吸血[12-19]
- 木头为什么会浮在水上[12-19]
- 人为什么会打嗝[12-19]
- 为什么打哈欠会流眼泪[12-19]
- 啤酒为什么会冒泡泡[12-19]
- 鸭子为什么会游泳[12-19]
- 人的唾沫有杀菌作用吗[12-19]
- 蝉为什么会脱壳[12-19]
- 为什么盐可以杀菌[12-19]
一周热门
小编推荐
最新收录